zcjy 2025-01-18 21:51 221
各位同学大家好,有关国考金融监督管理局的面试内容相信大家看完前面文章中的视频已经有了大致的了解;今天为大家总结了财经岗专业课这部分的内容,希望大家可以耐心进行阅读,此篇文章建议收藏反复观看。
同时文末也为大家整理了一些面试复习资料,需要的同学可私信领取。
01文章大纲
02面试基本情况
面试题型包括三个部分,共6道面试题目
第一道:自我介绍
第二、三道:结构化题目
第四、五道:专业课题目(根据所报岗位进行考查)
第六道:英语
3.考官组成:
5-9名考官(主考官1人,结构化考官2人,专业课考官2人,英语考官1人,其他工作人员:计时员、计分员、监督员、引导员等)
03专业课往年题目分布知识点
2024面试真题分布
2023面试真题分布
从知识模块上看,金管局考察的范围相对较广,在近3年(2022年开始专业科目题库量减少为8题)的题目来看,主要考察理论知识、宏观政策与经济发展、金融市场与金融监管、保险市场与保险监管这个四个部分。
04主要考查知识体系模块——理论知识
问题:
例1:商业银行的表外业务的特点和种类
例2:通货膨胀的类型有哪些以及如何治理
理论知识主要考察的是经济、金融的基础知识点,或者在新的金融监管制度或政策文件背景下的专业基础性的知识点。
比如“商业银行的表外业务的特点和种类”既要求考生了解商业银行知识点的资产负债科目,同时又结合了22年底发布的《商业银行表外业务风险管理办法》。
同理2023年的金融资产分类是借助了23年2月发布的《商业银行金融资产风险分类办法》来进行考察。
因此各位考生既需要结合笔试宏观经济学(目前没有出现过微观经济学考察)、金融学来进行复习,同时也要整理出近两年相关金融政策的文件进行加强。
05主要考查知识体系模块——宏观政策和经济发展
问题:
例1:谈谈你对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的理解
例2:习近平强调:高水平对外开放将在更高水平上动态维护国家经济安全,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行稳致远,请你如何看待开放发展和金融安全
宏观政策主要指的是面对当前形势,从国家层面、全局层面、系统层面破局的国家政策导向,如宏观的经济政策、金融政策、发展思路和战略、下一步工作重点等等,这基本上可以说是必考题目了,考察的时候可能会直接结合中央经济工作、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两会(一般不太结合两会,因为基本与考试周期结合)、中央政治局会议、二十大、习近平治国思想等内容直接出题,如“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也可能会间接询问一些发展方向的问题,如“如何理解稳经济和促发展”。
经济发展是宏观经济政策具体到不同的行业、领域之中,如何去进一步实现经济稳定、行业转型发展的问题,主要从经济视角来看待当前经济结构调整、产业优化升级、实体经济稳步调整,如“新旧动能转换怎么理解”“一带一路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06主要考查知识体系模块——金融市场与金融监管
问题:
例1:美国硅谷银行倒闭,资金流断裂,证券资产也下降。对我国有什么启示
例2:金融如何帮助民营企业发展
金融市场与金融监管本质上是两个不同的维度,金融市场主要指的金融创新下如何进一步履行其服务经济、服务实体经济的内核要求,而金融监管主要指的是如何在监管规则之下应对金融风险。金融市场与金融监管基本上是每年的重中之重,每年都会从两个维度进行命题。
以金融市场来说,先后考察了“金融机构的定位、金融服务民营经济、实体经济”“金融兴经济兴”等辩证话题,对于考生而言掌握不同金融主体履行的职责、定位至关重要,或者可以根据金融支持的分类也比较关键。
以金融监管来说,早期喜欢围绕金融市场的各类风险直接命题,如“流动性”“操作性”,或者是直接围绕监管制度命题,如“巴塞尔协议”,近几年,以消费者保护视角的命题越来越多,比如“非法集资”“过度信贷”等等。
07主要考查知识体系模块——保险市场与保险监管
问题:
例1:家庭财产保险有什么好处,如何助力家庭财产保险健康发展,谈一下你的看法
例2:保险和银行如何帮助老年人
保险市场基本上是金融与金融市场的翻版,不过它考察的角度更多的是保险如何完善自身发展、保险市场如何进行监管这两个维度。
需要注意的是2024年、2022年分别考察了“分红险”“巨灾险”具体的险种,需要引起考生的高度重视。
08专业课答题方法与技巧
1.总分总结构
答题框架很重要,一般采取引言→分论→总结的结构形式。
引言部分主要是点题、亮明立场,控制3-5句话即可。
分论部分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针对不同类型问题,要做多从多角度多维度去思考并回答。在回答时,可以制定属于自己标题,例如,第一,第二,第三的一级标题,然后内容可以使用一方面、另一方面为二级标题。
总结部分要再次扣题,表达自己的结论,观点。
2.标题有特点,内容有例子
整个阐述的过程中,要体现标题的新和亮。让人在听感上层次分明、耳目一新。
在分论部分,内容尽可能的结合例子、数字、讲故事等方式,让内容有血有肉,使得答题真实化、务实化。
3.政策基调
作为监管部分的工作者,要重视当前政策的基调,表达的观点要有时效性,一致性,要坚持党对金融工作的统一领导。
政策基调和大政方针上与政府官媒保持高度一致。
09典型真题答案展示
如何进一步推动金融业高质量对外开放,处理好开放与风险之间的关系?
自2020年以后金融开放11条、《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20年版)》等一系列文件不断深化,以及总书记在博鳌亚洲论坛、亚太经合会议、进博会等会议的多次重申我国继续扩大实施对外开放政策的背景下,要求考生能清晰掌握我国对外开放的主旨思想,辨析发展与安全的关系。
加快推进金融业对外开放可有效提升金融发展水平,稳步推进金融业高水平对外开放,既是金融业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需要。推动金融业高质量对外开放,有效处理开放与风险间的关系还需不断努力。
首先,监管部门建立健全开放性制度。为减少金融业对外开放过程中因管理机制差异而造成的制度性摩擦,金融监管部门应加快与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对标对表,在既有对外开放政策制度基础上,进一步提升中国金融业的制度型开放水平。如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席、党委委员曹宇提出金管局将主动对照《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和《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DEPA)等高标准经贸协议规则,进一步提升开放水平。
其次,提升现代化金融监管水平。随着海外金融机构的不断入驻,金融市场的活力得到极大的提升, 但金融市场的无序竞争、风险传染问题也会随之而来,这就需要金融监管部门在持续做好符合我国国情的监管模式基础上,推动监管规则与国际接轨,学习国外先进的监管制度和手段,建立健全适合对外开放环境的金融监管体系,加强和完善现代金融监管。当前,金管局不断优化完善监管机制,在气候变化、绿色金融、数字经济等领域进行探索和尝试。
最后,优化提升营商环境水平。各级政府部门应积极落实各项对外开放政策,深化“放管服”,不断提升服务和管理水平。在内外资一致的基础上,主动回应外资金融机构诉求,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依法保护金融机构合法权益,激活在华外资机构的发展动力,进一步优化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促进中外资银行保险机构共同发展。
真题2:
金融如何助力民营企业发展?
2020年后,在新冠疫情的反复持续冲击下,我国民营企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遭遇前所未有的发展困境,企业家在思想上面临迷茫、困惑和疑虑,发展信心受到影响,外媒对于民营经济“离场”“退场”的言论甚嚣尘上。
2022年党的二十大报告和两会先后明确“两个不动摇”“三个没有变”里再次重申保护民营企业产权保护民营企业家合法权益,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积极支持民营经济健康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 2022 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强调,要从政策和舆论上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壮大。金融作为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环节,需不断创新优化,以“金融活水”支持民营企业发展。
首先,金融管理部门需加强政策引导。人民银行应加大货币政策向民营企业的倾斜力度,充分运用再贷款、再贴现,引导金融机构用好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加大对民营企业的信贷投放,降低民营企业综合融资成本。金管局应积极出台各项政策措施,引导商业银行创新金融产品、优化金融服务,让利于民营企业,为民营企业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持;鼓励保险机构开发适合民营企业的保险产品,为民营企业融资增信。
其次,鼓励金融市场发展,拓宽民营企业融资渠道。各有关部门应加快推动构建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支持民营企业通过发行股票、债券获取更多金融资源,减缓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深入推动政银企对接,打通政府部门间信息共享壁垒,建立政银企对接平台,运用大数据为民营企业“画像”,帮助金融机构精准对接民营企业融资需求、创新推出更多信用贷款,帮助民营企业更好、更快获得资金支持。
最后,金融机构应加大对民营企业的支持力度。银行、保险类金融机构应深入调研了解民营企业资产规模、财务状况以及融资需求等,围绕企业的项目建设情况,合理设定金融产品期限、价格等,探索利用企业无形资产、营收账款等做抵押,创新金融产品;认真研究各项金融优惠政策,扎实落实对重点领域、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优化业务办理流程,必要时开通绿色通道,最大限度让利于企业。
↑点击领取金管局备考资料↑
金管局面试备考咨询
加课程顾问微信:xjzs9527